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算力底座”不斷夯實
算力是計算設備在處理數據過程中的計算能力。2023年可謂是大模型“元年”。年初ChatGPT火爆出圈,不久之后國內各大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大模型的推出對智能算力的需求增長尤其顯著。
不只是大模型,事實上,從人臉識別、智能語音播報,到自動駕駛、工業數字孿生、元宇宙、“AI for Science”等,無數看得見的智慧應用背后,是看不見的智能算力在支撐。
行業人士介紹,在“深度學習”時代之前,算力需求每24個月翻倍;在“深度學習”時代,算力需求每3至4個月翻倍;在大模型時代,算力需求每2個月就要翻倍。據華為發布的《計算2030》預測,到2030年,數據量相比2020年將增長23倍,通用算力將增長10倍,智能算力將增長500倍。
我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不斷跑出“加速度”。2023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6部門聯合發布《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算力、運力、存力基礎設施標準,聚焦六大領域重點打造算力應用標桿。
全國各地也密集發布算力建設指導意見。以上海為例,2023年4月,上海發布了推進算力資源統一調度指導意見,明確將加強全市算力的統籌調度和共享,提升算力資源的利用率。9月,上海發布了《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提出助力建設支撐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區塊鏈等應用的高性能算力設施;11月,上海推出了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的若干政策,旨在推動人工大模型研發和應用,打造市級算力的統籌調度平臺,構建先進的算力基礎和供給。
“當前我國算力綜合供給水平正在快速提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表示,2018年以來,我國數據中心機架數量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截至2023年6月底,在用標準機架超過760萬架,算力總規模達197E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居全球第二。
算力網絡建設提速
只有數據存得好、算得快、傳得穩,算力基礎設施才能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余曉暉表示,算力基礎設施中,計算、網絡、存儲這三者要協同發展。
《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算力規模超過30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從現在的25%將增長到35%。“數智說”算力新基建論壇上,行業人士表示,未來智能算力的占比將進一步提高。
算力技術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創新讓智能計算中心成為新基建熱點。智能計算中心即專門用于人工智能計算的中心,截至2023年3月,國內有超過30個城市正在建設或提出建設智能計算中心。中國通信服務上海公司綠色數據中心產品基地技術總監王斌認為,受限于目前組網技術,朝著更大集群、更大機樓、更大園區發展,或是智算中心發展的趨勢之一。
“未來會出現更多的千畝、G瓦級的超級園區。”王斌介紹,以落戶上海臨港新片區的大型智算園區為例,規劃用地面積300畝,主體建筑包括12棟數據機樓、2棟綜合樓。“這是為了滿足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高速網絡和算力需求,保障超大集群內部的高帶寬、低延遲、零丟包,打造單體超萬卡的集群能力?!?/p>
算力網絡建設也是當前行業討論的熱點。論壇上,上海市算力網絡協會揭牌成立。中國通信服務上海公司總經理、上海市算力網絡協會副理事長武廣表示,面對算力需求的爆發增長和存在的諸多挑戰,協會將助推搭建政企溝通、供需對接橋梁,推動新技術攻關,致力構建自主可控的算力網絡產業鏈,培育百花齊放的算力創新應用新生態。
“未來算力的分布不再集中在數據中心,而是廣泛地分布在邊緣或者端側的任何位置。算力高效調度需要建立算力網絡,以實現‘云、邊、端’算力之間的高效調度?!敝锌剖锕馍虾^域技術總監韓雪兵表示。
多措并舉應對挑戰
行業人士也表示,數字經濟時代,當前我國算力面臨基礎設施改造、平臺適配、應用場景商業化以及國產生態建設等多方面挑戰。
“行業期待將算力網絡與交通網絡、電力網絡等量齊觀,希望算力可以做到像供水和供電一樣方便。但計算能力不是標品,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算力網絡的實現比交通和能源網絡復雜得多。大力發展算力服務成為關鍵,通過算力的互通互聯協同共享,大幅降低算力生產力轉換門檻?!表n雪兵說。
“隨著計算規模不斷增加,數據在處理芯片之間、服務器之間和數據中心之間的傳輸能力將極大影響計算性能,構建更加高速泛在、彈性敏捷、安全可靠、確定無損、智能融合的運力網絡勢在必行?!庇鄷詴煴硎尽?/p>
聯通作為運營商,也在積極打造算力網絡、算力平臺。聯通(上海)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奕健表示,隨著更多應用場景的落地,對算力平臺提出了更高要求。鑒于算力中心一定是異構,面向多算力中心,平臺需要做到任務感知、算力感知,實時進行業務調配,且能夠提供大量的豐富專業化工具集。
此外,國產算力的產業生態仍需完善。目前國產化算力蓬勃發展,這其中既包括國產化芯片蓬勃發展,也包括國產化基座大模型蓬勃發展。
2023年國內AI芯片市場上,英偉達市場份額大于80%,處于壟斷地位。目前英偉達供貨期大幅變長,國產AI芯片正努力迎頭趕上。燧原科技產品市場總經理高平表示,國產AI芯片性能及工藝仍需提高,尤其是要加快產業生態建設,逐步從“可用”邁向“好用”。
“從算力到平臺,到框架,到上層基座模型,再到基座模型向具體行業的應用延伸,包括硬件、軟件、數據等環節在內,國產算力生態建設需要大家花大力氣打造?!敝燹冉”硎尽?/p>
此外,行業人士表示,未來智算中心的功耗會從幾兆瓦、十幾兆瓦,增至幾十兆瓦,甚至上百兆瓦。因此,發展綠色低碳節能減排技術,也成為我國算力和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的一道“必答題”。(記者 杜康)
轉自:經濟參考報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